Dionysus

剧/书/影
一片残骸

 

宇宙中心与沧海一粟

《哥本哈根》

2019/12/14,北京,朗园

 

隔了几天再回头写,其实好多细节已经有点模糊了。但即便如此,那种震撼的印象还在,《哥本哈根》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本子,杨青、何瑜、李晔三位老师也奉献了非常好的演出。

我了解的话剧不是很多,亲临现场看过的更没有多少部,但至少在我知晓的范畴内没有一部像《哥本哈根》一样给我如此多的惊喜。多数戏剧其实常常向内聚焦,重心放在情爱、心理、人物关系、经验经历等方面,不是说这样不好,也不是说《哥本哈根》完全没有采用这些视角,而是它首先选择了“核物理”“科学家”这么硬的背景和元素,同时又将他们与人物有机地融合,刚柔并济,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保持了戏剧内核,没有沦为科普讲座,难得。

除了科学领域的基底,《哥本哈根》还有一个令我感叹的主题,可以概括为战争中非正义一方之人民的爱国情谊。海德堡是德国人,这位数学和物理的双料天才解得出复杂方程式,然而对于如何处理自己这份爱的问题贯穿了他的一生。对那个时代的海森堡来说,他是真正的无家可归之人,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他眷恋和敬爱的故土,但他不能放任自己就这样流浪,所以留在了困局之中。

整体来说剧本结构非常巧妙,选的切口很小,只是海森堡与玻尔在1941年哥本哈根无人知晓的十分钟谈话;然而能从这么小的切口开掘出一百分钟含义丰富的阐释,不断深挖出层层断面并在最后将它们从多维叠加成完整的姿态,实在让观众酣畅淋漓!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关注的问题本身有某种超越性,所讲述的世界观跨越了戏剧与真实,才能持续演出六十年并保持如此好的口碑。

因为演出台词密集,我当场已经模糊了十之三四,现在回忆更是如大江东去,勉强写一写它比较主要的出发点吧。一是科学何去何从:原子弹可以不造出来吗?我们习惯于关注技术的发展更新,却容易忽略它的危险性。科学家应该永远意识到自己手执的是怎样一把锋利的双刃剑。二是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:原子弹要投下去吗?许多人会死,更多人会迎来和平,它看起来像一个等式,但是海森堡向那个秘密警察递出香烟的时候他明白了并不是这样。那是在他自己身上应验的不确定性。

我很喜欢在反复猜测那十分钟的过程中海森堡形象的变化。光辉,恐惧,执着,孤独,玻尔是他的老师、朋友、父亲,但人在时代中是会被撕扯的。我觉得海森堡很痛苦,有那么一会儿我太感同身受,还为他和我自己流了眼泪。

每个人都在宇宙中心,每个人也都是沧海一粟。我记得剧中提到过这样一段话,大意是牛顿曾让人类向上攀登,以为到达了山顶,后来出现了量子力学,新的天穹又立起来了。永远伟大、永远光明、永远不可抵达的物理学啊,那也是真理的位置,我们匍匐在地上,海森堡和玻尔却都曾经是离穹顶只差毫厘的人。曾经。

 

很少有戏剧给我这么广阔的感觉,或者说空旷,无垠,那一刻我也在宇宙中心。

  1
评论
热度(1)

© Dionysus | Powered by LOFTER